5月13日下午,2025年江苏省暨苏州市职业教育活动周启动仪式在苏州市职业大学举行。本次职业教育活动周以“一技在手,天下无忧”为主题,旨在展示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新成果,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集智聚力,着力培育支撑制造强省建设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,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。

启动仪式
苏州市副市长刘博,苏州市委教育工委书记、市教育局局长周志芳,副局长赵鸣,职业教育处处长王云峰,副处长叶雷锋,太仓市委教育工委书记、市教育局局长李广耀,市委教育工委委员、市高校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俞杨,江苏联院太仓分院(太仓中专)校长陆金华,舍弗勒(中国)培训中心经理刘佰达等领导出席启动仪式。刘博宣布苏州市职教周启动。


周志芳在致辞中强调,苏州以教育、科技、人才一体化发展为引擎,统筹推进职业教育、高等教育、继续教育协同创新,加速职普融通、产教融合、科教融汇新格局。她指出,职业教育活动周是彰显苏州职教改革成效、弘扬新时代工匠精神的关键舞台,要以“技能立身、技能报国”为引领,让“苏工苏作”文化基因厚植青年成长沃土。通过深化产教“同频共振”、校企“双向赋能”,夯实职业院校内涵式发展根基,全力推进职业学校达标升级工程,落实《苏州市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(2025—2027)》,实现教育链、人才链与产业链、创新链深度耦合,为强国建设锻造更多技艺精湛的“大国巧匠”与创新先锋。

刘佰达作为校企代表发言,他指出,职业教育被视为德国经济腾飞的重要原因之一,在德国,技术工人在德国不仅拥有较高的社会地位,也享受优厚的薪酬待遇。舍弗勒在成立后的第二年,便开始参与职业教育与培训,用舍弗勒股东、监事会主席乔治·舍弗勒先生的话来说,职业教育与培训是舍弗勒长期以来保持成功的重要基因。舍弗勒(中国)有限公司作为国家市域产教联合体牵头企业,江苏省产教融合型企业,近年来紧紧围绕“三共三融”开展校企协同育人,助力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,为产业一线持续输送大国工匠,彰显校企协同育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核心价值。

舍弗勒集团成立于1946年,总部位于德国。舍弗勒中国区拥有1.9万名员工,在太仓建有5个工厂、1个模具中心和1个智能装备公司,员工7000余人。
自2004年舍弗勒与江苏联院太仓分院(太仓中专)共建培训中心以来,双方构建长效协同机制,形成三大产教融合范式。力求课程创新,每年开发5—6个产业前沿模块化课程,贯穿人才培养全周期;筑牢素养之基,以职业态度、团队协作等核心能力为抓手,贯通企业需求与学徒成长链;推进师资共育,校企互派教师与技师开展实践教学,联合培养800余名“双证通融”(国内学历+德国AHK认证)的国际化技能人才。校企深度融合成果显著,既孵化出江苏省现代学徒制试点等标杆项目,更以“产教共育生态圈”助力太仓职教入选“中国改革2024年度案例”,为职教改革提供鲜活样本。
办学成果展
江苏(苏州)职业教育成果展注重产教融合赋能高质量发展,全景呈现了职业教育在育人模式创新、产教协同发展、服务区域战略中的突破性成就。展览通过智能智造实训设备、产教融合案例、企业真实项目成果等载体,系统展示了“双元制”本土化实践、现代产业学院建设、数字技能人才培育等领域的鲜活经验,生动诠释了职业教育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、为产业升级精准赋能的实践路径,彰显了新时代职业教育支撑制造强市建设的核心价值。
江苏联院太仓分院(太仓中专)在苏州职教周设置了6个各具特色的展位,全面体现产教融合与职教创新。

在职教周活动现场,各省、市级领导参观太仓中专展位,与学生亲切交流。

李广耀深入太仓中专展区,逐一驻足各特色展位,与师生亲切交流并慰问,俞杨、陆金华陪同参观。
舞龙舞狮制作



非遗技艺与现代工艺结合,展现传统文化传承与工匠精神培养。
艺术设计职业体验



互动式设计创作,增强青少年职业认知与美育素养。
3D打印(职普融通)


跨教育类型实践项目,推动职业与普通教育资源共享。
面塑技艺




传统手工艺教学成果,融合非遗保护与创意设计教育。
新能源汽车线束绝缘层缠绕机(服务1030)



对接苏州“智改数转”产业需求,展示高端制造技能人才培养。
茶香食艺



茶艺与烹饪技艺融合,传递生活美学与职业技能并重的教育理念。
各展位通过技艺展示、互动体验与产业案例,生动诠释职业教育的多元价值与社会服务能力。

以“一技在手,天下无忧”为号角,本届职教周展现了苏州职业教育扎根产业、育才强匠的硬核担当。从非遗匠心到智造创新,从产教协同到职普融通,太仓中专6大展位以实践印证“技能成就未来”。新征程上,苏州职教人将聚力深化校企共生、精耕新质生产力,为制造强省锻造更多“精技艺、立潮头”的时代工匠,携手奋进,再创辉煌!